县城新增3个公共停车场、龙城第五小学人行天桥通行、金龙大道S244线扩宽的沿线管网改造完成......一件件事关龙门老百姓民生福祉和龙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代表建议落地开花,将龙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据了解,过去一年,县人大代表们认真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提出建议(含议案)66件(闭会期间4件),涉及农林水、道路交通、科教文卫旅体、环境保护等领域。截至2019年12月18日,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28件,占总数的42.4%;建议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有32件,占总数的48.5%;建议所提问题因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承办单位已如实向代表解释说明情况的有6件,占总数的9.1%。
道路交通等人大代表建议纷纷落地见效
“停车场开放后,方便了市民停车,以后再也不用绕来绕去找车位了。”市民刘先生感慨道。据了解,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车一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却是停车不便的问题困扰着群众。
2019年,县人大代表潘锦柱等心系群众,非常重视县城停车难问题,提出了要加快增加县城停车位的建议。该建议也得到了重视,承办单位积极落实办理,加快了县城停车场的建设。
2020年初,县城低凼路粮所1停车场、粮所2停车场、七星山停车场先后开放后,县城公共停车场面向公众提供182个停车位,不仅有效缓解县城汽车停车难的问题,还促使社会停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此外,作为2019年民生实事——龙城第五小学人行天桥建设项目,也是龙门老百姓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17年龙城第五小学开学后,学校周边的人车流量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建设人行天桥的呼声日益高涨。县人大代表林绍忠等了解到有关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建设龙城第五小学人行天桥的建议。在2020年1月24日,龙城第五小学人行天桥在广大龙门群众的期盼中完成建设并通行。家长们纷纷表示:“有了天桥,孩子们上下学就更安全了。”
县城公共停车场开放、龙城第五小学人行天桥通行,是人大代表建议落地开花的一个缩影。回顾2019年,代表们最关心道路交通问题,共提出建议34件,占建议总数的53.1%。一年过去了,这些满怀民意的“金点子”从纸面落到地面,体现着人大代表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为民情怀。
立足发展大局、关注民生,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县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并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在这里面也离不开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农村保洁员。他们兢兢业业地维护着我县农村环境的洁净和卫生,向外人展示出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美丽龙门的形象。
县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期间,县人大代表旋伟林等非常关心保洁员群体,提出了要提高保洁员工资待遇的议案,进一步保障保洁员生活情况,进一步改变我县农村环境面貌,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白沙河水库是我县城镇居民饮用水唯一水源,供水管道单一,日制水量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不利于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国务院对备用水源也有相应要求,要求城镇供水要有2个以上独立水源互备,常规与应急备用分开取水、输水。对此,县人大代表张创威等提出,要加快建设龙门应急备用水源,确保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无论基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落实国务院的要求,我们都急需加快建设应急备用水源,改变单一水源供水的现状,确保应急备用水源和常规供水水源分开,以确保经济发展和市民的用水需求。”基于我县实际情况,张创威提出了把天堂山水库作为备用水源的建议。
在县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县人大代表立足全县发展大局,关注民生,依法履职,积极认真向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和意见。据统计,本次会议期间,大会议案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含议案转建议)共51件,涵盖农林水、道路交通、市政建设、公共财政、政法、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涉及我县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